Shelly 发表于 2009-12-29 16:24:30

号称“硬皮鲨”-斯巴鲁另类的改装

转:
如果说起“硬皮鲨”一词相信很多的斯巴鲁迷们(特别是台湾的,貌似该叫法是从台湾传出的。)都会第一时间知道那是一台怎么样的车,记得在10年前在一部名为烈火战车2:极速传说的香港电影中,笔者第一次看到一台如此特别的车。而据剧中人的对白里得知那就叫做“硬皮鲨”因为当年在国内根本就没什么机会能看到能和性能二字拉上关系的车,为此笔者还周遭去问同学有谁知道“硬皮鲨”是什么牌子的车,可惜经过了多番的询问也未能从任何一位同学或朋友口中得知。
直至多年后笔者和改装车搭上关系后,才知道原来这台车的品牌是斯巴鲁的,而且她更是那个年代的公路快车代表之一。虽然今天的主角(第六代)是GC系列的最后一代车型,但是她的经典仍然牵动着众多斯巴鲁迷们的心。不过大家不要误会经典的车就要像老爷车一样应该乖乖的呆在车库里封尘,她可是经常会到上海天马山赛车场里参加比赛的战车哦。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2859_71655.jpg
经典外观
由于在国内非正式或正式进口的Impreza wrx sti(1~6代)基本上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因此对于7代前的Impreza wrx sti外观相信很多的车迷们都是知之甚少的。其实按厂家的的说法1~6代的Impreza wrx sti都是属于GC底盘系的,所以理论上是算为第一代,只不过在第一代中又衍生出很多个不同的版本而已。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2921_62132.jpg
在22B的宽体套件的帮助下使得这台Impreza wrx sti的外观更加凶狠了
其实第六代的Impreza wrx sti和第五代的外观相比,除了尾翼的造型比前代更凶狠之外基本上便没有其它太大的区别了。不过现时本文的主角早已更换了当年斯巴鲁STI部门的最得意之作22B-STI的宽体外观包围了,另外几乎和车顶高度平齐的GT尾翼也不止一次的提醒着笔者它绝非是一件装饰品。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称这台GC8为经典真的一点也不过分。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2945_97066.jpg
从第三代起Impreza wrx sti引擎罩上方的小散热口便由横向改成了竖向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003_56172.jpg
从尾部看整台Impreza wrx sti的外观都是十分简洁的,因为她的目标是天马山赛车场GC车系独有的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025_44774.jpg
碳纤子弹后视,无需多说-减重和降低风阻是它存在的唯一理由

[ 本帖最后由 Shelly 于 2009-12-29 16:37 编辑 ]

Shelly 发表于 2009-12-29 16:25:49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213_59202.jpg
超高的碳纤维GT尾翼,能在高速时大大增加车辆后方的下压力,对于高速过弯时也能提供一定的下压力来帮助增加轮胎的抓地力
与别不同的换心术
一般来说很多重改的GC车系都是喜欢对日版的EJ207引擎来进行大改的,但今天眼前的这台GC8则使用了来自美版STI的EJ257引擎。首先EJ257和EJ207在缸体水道中同样拥有强化肋条所以并不需要担心在重改后引擎的承受能力,另外EJ257比EJ207足足多了500cc的排气量,对于改善低扭和turbo lag都是有着莫大帮助的。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店家会选择EJ257作为GC8的心脏。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251_81043.jpg
不过最恐怖的其实应该是那颗被命名为engine killer的IHI RX6系列的竞技用涡轮,因为笔者从很多国外的网站得知使用过该涡轮的改装车主都称该涡轮本身的转速可以达到吓死人的高转还不会爆,而且增压值也像没界限一样可以越打越高,结果很多的车主都在程式设定不好和超转超压情况下弄爆了自己的引擎。当然作为一家专业的改装店,风暴改的技师们当然不会让RX6去kill掉EJ257的,所以引擎的腔内早已更换了一大堆的强化“补品”。而全数来自TOMEI的引擎强化部品则包括有:92mm锻造活塞、H面锻造连杆、270度进排气HI CAM(凸轮轴)、加大气门、气门弹簧以及加厚缸垫等,最后还有来自STI的竞技型乌钢曲轴。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315_37891.jpg
由于电池已经后移,所以整个引擎舱都显得十分简洁
除了引擎的内部强化外,引擎周边的强化其实也同样重要。来自HKS的冬菇进气套件、AMS的头蕉、直径为100mm的手工中至尾段段排气以及来自TRUST TYPE C的Wastegate(排气泄压阀)一起保证了EJ257的呼吸顺畅。另外车辆在高速过弯时因为横向G力的原因会导致供油不能正常供应的情况以及供油量的问题,都由外加的Prone副油箱、Bosch外挂汽油泵、Sard type-rj燃油压力调节阀和Sard 800cc喷油嘴都一起去解决,从此保证了EJ257的“粮草”能供应不断。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335_11046.jpg
HKS进气套件和IHI RX6涡轮
最后当然就是少不了一堆不同功能的Cooler来解决引擎工作时的高热了,其中来自KOYO type-z的大型水箱和竞技型机油冷却器都共同保证了引擎工作时的高温,而风暴自家打造的大型中冷和竞技型汽油冷却器则共同保证了EJ257的“食物”都能不太高温。至于电脑方面则交由了国内赛车界中比较常见的HKS F-CON VPRO和TRUST V-Manage一起管理。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354_80051.jpg
Sard type-rj燃油压力调节阀,还带有压力值仪表方便调节

Shelly 发表于 2009-12-29 16:26:15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411_56040.jpg
竞技型的汽油冷却器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424_82638.jpg
副水箱的水箱盖已更换为压力值更高的STI水箱盖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511_39371.jpg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525_64511.jpg
机油滤清壶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649_97113.jpg
放在车厢后排位置的副油箱和油泵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715_18151.jpg
升起底盘后能看到中至尾段的排气都是十分笔直的,不难猜出现时引擎的设定取向。

Shelly 发表于 2009-12-29 16:27:16

决胜奥义之底盘调教
相信很多的读者看了标题后会觉得很奇怪,问什么决胜不是在动力方面而是在底盘的调教呢?其实据店家的介绍Impreza wrx sti的底盘调教其实对于比赛的结果来说是影响很大的,当然这个意思并不是指光是调整底盘便能获得胜利,而是大家在同等排量组别的情况下底盘的调教便成为了决胜的其中一个关键。众所周知Impreza wrx sti的前悬挂为麦花臣式悬挂,而后悬挂则是近似于前者的连杆支柱式悬挂,由于其提供的支撑力都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无法同时兼顾舒适性和运动性。但由于二者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因此在质量上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而现时已经很明确这是赛场向的车子,所以当然就是把舒适性尽数去掉的硬朗调教了。另外全车的避震早已更换为AMS出品的競技用搅牙避震,而前后悬挂的拉杆都早已更换为Hard race的可调式产品,而轴承方面也同样全数更换为Hard race的硬胶制品。如此一来这台Impreza wrx sti在弯道中的表现便变得更为敏锐和精准了,当然其强烈且清晰路感则估计只有驾驶她的车手才懂得欣赏了。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734_16026.jpg
前麦花臣式的悬挂,可以看到除了AMS的竞技避震外还有已经更换后的Hard race的可调式连杆。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757_48479.jpg
带鱼眼上座的避震机塔顶可以调教前轮的camber角度,帮助增加轮胎在弯道中的接触面,从而提高轮胎的抓地力。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814_69556.jpg
Hard race的硬胶制品轴承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832_88708.jpg
后连杆支柱式的悬挂,三条连杆都同样更换为Hard race的可调式连杆。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3914_60509.jpg
AMS竞技避震背的瓶子下方还有调整阻尼反应速度的旋钮
制动及行走
在制动方面店家选择流用8代STI的原装Brembo前后刹车,但是刹车皮则早已更换为更高度数的产品去保证制动能力。而行走方面则交由了来自Yokohama的ADVAN racing RG竞技轮圈和TOYO PROXES R1R单导向全热熔胎来负责。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4010_89719.jpg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4026_13180.jpg
来自Yokohama的ADVAN racing RG竞技轮圈在赛车界中的能见度还是相当之高的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4122_61514.jpg
Bemrbo的制动系统相信已经无需再作介绍了吧

Shelly 发表于 2009-12-29 16:28:18

车身强化/减重
一般而言赛车的内装都是能省则省的,所以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内装可言的。由于该车原型车便是STI的型号,所以车架的刚性还是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的,但倘若作为一台参赛车的话车架的刚性要求便当然是更高的了。所以全车的点焊、加装防滚架已经车内的cusco拉杆等便是必不可少的指定动作了。而在车身的减重方面当然便是全数的隔音泡沫,以及大部分的内饰面板。现时车门的面板都由碳纤维产品代替,车内某些部位也同样用机器打出很多的圆形孔来进一步减轻车重。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4207_51580.jpg
来自MOMO的方向盘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4221_80848.jpg
Bride的low max赛车桶椅能提供足够的包裹能力
http://www.ocar.tv/data/userfiles/admin/3/20091229/20091229154234_15712.jpg

中国车神 发表于 2009-12-29 17:01:09

:handshake

8765 发表于 2009-12-30 15:09:07

:loveliness:

车车 发表于 2010-1-10 09:44:32

大动作啊 :lol :lol

婴儿泪 发表于 2010-1-11 09:37:09

大爱啊
:lol

MiniBus 发表于 2010-3-15 09:25:23

强劲的改装

动力街区 发表于 2010-5-16 11:00:19

改的这么细致全面,用心良苦。

eidia 发表于 2010-5-18 11:45:00

机舱有点乱哦

hzy24579 发表于 2010-6-2 13:38:49

{:2_42:}{:2_42:}{:2_42:}

Racing 发表于 2010-6-20 15:37:41

:):):):):)

超强引擎 发表于 2010-6-24 15:01:58

好好学习改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号称“硬皮鲨”-斯巴鲁另类的改装